特色活动

财经文化论坛

首页>> 特色活动>> 财经文化论坛>> 正文

第十七期财经文化论坛

发布日期:2014-05-21 点击:

文学传播与文学思维
2010 年5月4日晚,我们迎来了财经传媒系第十七期财经文化论坛。本期论坛邀请了广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晓明教授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文学传播与文学思维”这一主题。老师与同学们都保持了对财经文化论坛一如既往的热衷,积极参与。
刘晓明教授是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博士,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广州市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3篇,并在《文史》、《文学遗产》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在论坛上,刘教授首先以“海棠为何在唐代未能入诗”为例子给同学们引入了“文学中客体如何被主体所欣赏而成为文学素材”这一问题。其间刘教授列举了许多古代诗词作为例证,让同学们在诗情画意中更好地理解了文学中主客体的关系。接着,刘教授又讲述了大众传播与被传播。刘教授还给同学们分析阐述了“何以经典著作可以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产生影响”这一问题。第一,主体本身是被历史包括经典所塑造的。经典具有自身塑造自身的力量。第二,认知是断裂的。经典并不是永恒的,即经典不是“无时间性”的。紧接着,刘教授再从“文学经典如何在传播过程中创造自身”的问题做出解析。最后,刘教授还给同学们分析了思想与文学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好坏不只要看作者的文采如何,更重要的评价标准还包括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刘教授通过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中“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来说明了作品所表达的思想的重要意义。
刘晓明教授对“文学传播与文学思维”的讲解,让同学们获益匪浅,对文学传播与文学思维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文学传播,更加注重文学思维与文学中思想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财经传媒系团总支供稿
2010 年3月29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