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邀你共赏丨走进保险学院

来源: 时间:2024-06-12

保险学院

1 学院简介

开云官方网址 于1981年设立保险专业,是我国最早恢复设立保险专业的五所院校之一。1985年我校成立外汇保险系,1995年成立保险系,2017年成立保险学院并获批设立精算学专业,2019年开办精算学专业FRM实验班,2021年获批保险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设有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精算科学系、保险硕士教育中心,设有保险专业硕士学位点,保险学、精算学2个本科专业,1个精算学专业FRM实验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

我院坚持以高素质应用型保险、精算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建设带动和促进专业建设,按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管理制度等全面建设。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保险学原理》成功申报为我校首门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金融(含保险)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保险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2020年保险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保险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保险学专业还获得英国特许保险学院(CII)75个学分认证,精算学专业获得北美精算师协会(SOA) 3门VEE课程认证。

学院依托应用经济学、金融学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农村普惠金融减贫与乡村振兴发展研究”和“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两个省级创新团队,同时还拥有省级保险精算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级保险学实验教学中心、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和阳光财险广东省分公司2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一体两翼”(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主体,以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为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学院人才培养的三大特色:一是实践性,充分发挥与保险业界密切联系的传统优势,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实训课程、实践教师队伍、校企协同培养班等,建立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二是融合性,将保险行业发展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合,设置了保险科技、保险大数据分析、Python及应用等课程,培养复合型保险专业人才;三是国际化,根据大湾区发展的国际性人才需求,设置CII、FRM、SOA、IFoA等国际权威专业资格考试课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保险专业人才。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保险学院已发展成为国内普通本科高校中规模较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较为突出的专业院系。

学院在坚持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注重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各类保险知识技能大赛、师生大讲堂、保险学术讲座等途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和创新精神。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研率、申请境外高校硕士人数逐年提高,就业率在国内财经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先后有31位毕业生获得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证书;有78人通过FRM证书一级考试,一级考试整体通过率50%以上;有7人通过FRM证书二级考试;有200余人分别考取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境内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了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特长,增强了学生择业主动性、岗位适应性和就业稳定性,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凸显出区域性、行业性、应用型保险和精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特色,保险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连年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在我院历年毕业的7000余名学生中,目前在保险行业就业的比例为52%,在大金融行业就业的比例为75%,自主创业的占5.5%。

保险学院管理队伍

2 教师团队

保险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行政及教辅人员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近3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6%,大多数教师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近年来学院着力打造业务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合理、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师资队伍,经过多年的培育,目前已经涌现出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突出、在省内甚至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学院有多位教师在国内知名学术机构担任兼职工作,包括中国保险学会理事1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商业保险研究分会副会长1人、广东保险学会副会长1人、中国保险学会智库专家1人、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农业保险分会理事1人、广东保监局广东保险业决策咨询顾问2人、广东保险行业协会保险纠纷调解处置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1人、广东保监局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社会监督员1人、广东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保险专家1人。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我院还聘请了人保、平安、太保等保险业界的客座教授15人,校外硕士生导师近60人,行业实习指导教师70余人。

3 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以保险研究所、农村普惠保险与社会保障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保险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以“农村普惠金融减贫与乡村振兴发展研究”、“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两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凝练了商业保险与保险规制、社会保险与精算、农村保险与金融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广金保险学术讲坛”和“保险学术沙龙”两个校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其中“广金保险学术讲坛”开设两年来先后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保险和精算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得到了国内保险学界同行的广泛认可。保险学院当前着眼于学科发展前沿和重大现实问题,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组织协同攻关,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在农业保险、医疗保险、保险精算技术应用等学术研究领域,建立了一定的相对优势。学院教师近年来围绕保险和精算研究方向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0项,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研究课题20余项;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公共管理学报》《保险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等中外文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整体科研水平在全国保险学科领域位居前列。

学院承办第七届中国风险管理与精算论坛

4 专业介绍

保险学专业

(四年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发展历史

我校于1981年设立保险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保险专业的五所院校之一,保险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特色专业和龙头专业。2010年金融(含保险)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保险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2020年保险学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保险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获批保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我校保险学专业目前获得英国特许保险学院(CII)75个学分认证。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基础知识,掌握系统的保险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保险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保险机构、保险监管部门、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保险、风险管理、投资、理财规划等实际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经济法、保险学、风险管理学、财产与责任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保险法、利息理论、保险精算学、保险经济学、保险营销学、保险经营管理学、保险科技等,以及CII考试多门中英文双语课程。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保险、风险管理、投资管理、理财规划等实际工作。

创新实验班

为实现分流培养,学院开办了“国际保险创新实验班”和“财富风险管理优才优育实验班”,面向全院招生。为提高就业质量,学院与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太平洋财产保险广东省分公司、中汇人寿保险广东分公司等开办校企协同培养班,先后为合作企业输送了300多名优秀毕业生。

专业认证

我校保险学专业获得CII考试学分认证。据英国特许保险学院(CII)官方网站公示,我校已通过英国特许保险学院考试课程认证,共认证75个学分。

CII是国际公认的保险领域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学分认证为我校保险学专业学生考取CII资格证书提供了便利,大大降低了学生获得CII资格认证的难度,节省了考试时间与费用,并有助于提升我校国际知名度。


精算学专业

(四年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全国前五所获批设立精算学专业的大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精算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精算技术与方法对各类经济活动未来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具有较强的定量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胜任保险、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保险、风险管理与精算、投资管理、数据分析等相关专业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应用数理统计、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财产与责任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风险管理学、利息理论、精算模型、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精算管理、公司金融、保险科技等,以及北美准精算师(SOA)考试的多门中英文双语课程。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保险、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金融监管等政府部门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保险精算、金融数据分析、保险科技、金融产品开发、风险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企业规划等相关专业岗位工作。

专业认证

保险学院获得北美精算师协会(SOA)北美精算师考试3门VEE课程认证,分别是VEE*Economics、VEE* Accounting and Corporate Finance(Accounting/ Corporate Finance)和VEE* Applied Statistics。获得SOA-VEE认证后,我校考生在通过两门基础考试后,选修指定的课程,并取得B-(或百分制的76分)以上的成绩,即可申请免考三门VEE课程。我校成功通过北美精算师SOA-VEE全部课程认证,为我校学生顺利通过北美精算师考试(SOA)提供了便利条件,并有助于提升我校国际知名度。

5 校企合作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

我院发挥与保险业界密切联系的传统优势,实行开门办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探索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我院与保险企业联合组建“PICC教学班”、“中国太保财险教学班”、“中汇人寿教学班“等校企协同培养班,实行“课程+实习+就业”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根据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和保险机构发展的用人要求,与保险机构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联合设置课程内容,合作方安排本单位的专家给教学班授课,安排业务骨干指导学生实习,择优录用“教学班”的优秀毕业生,做到校企共育共享人才,开通毕业生就业直通车,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合作企业输送了300多名优秀员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共建实习基地

学院先后与阳光财产保险广东省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广东省分公司、太平洋保险广东省分公司、太平保险广东省分公司、大地保险广东分公司、德国安联人寿广东分公司、中信保诚人寿广东分公司、华泰财产保险广东省分公司、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广州分公司、太平人寿东莞分公司、长城保险经纪公司等公司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大大提升。

6 学生创新创业和竞赛活动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而系统的实践锻炼机会,使学生通过实践认知进而认同所学专业,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主动开展实践创新活动。2018年以来,学院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项目近20项,省级项目40余项,校级项目30余项;在《保险研究》《中国保险》《上海保险》等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中国精算师协会、国家和省级保险学会、保险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近20项,二等奖30余项,三等奖60余项,优秀奖60余项;在“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国风险管理与精算论坛产品设计竞赛、保险与再保险论坛学生产品设计大赛等获奖近百项。

7 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保险知识技能大赛

保险知识技能大赛,是我院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而设立的学院特色文化活动。该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团队合作、搜集信息、快速反应及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活动创办于2008年,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4届。

师生大讲堂

师生大讲堂由学子讲堂、名师讲堂和精英讲堂三部分构成。旨在通过构建学习交流、思想碰撞、陶冶情操、张扬个性的平台,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该活动创办于2005年,每学期举办1-2次。

8 近年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

为保证学生高质量升学与就业,我院建立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信息数据库,实行一对一个性化升学与就业指导,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对于毕业生就业推荐和帮扶,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近年来,我院已累计培养优秀毕业生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银行、保险、证券、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机构。除此之外,有200余人分别考取了复旦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近百人考取事业单位及国家公务员。

9 学院近年招生录取情况

10优秀校友代表

赵虎

保险学院1996届校友,现任广州美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后先后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英大泰和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在太保广东分公司业务部担任总经理期间,在渠道建设管理和专业队伍的构建方面做出了成绩。2014年9月筹建了广州美保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在开云官方网址 保险学院设立了“美保奖学金”。

陆勇

保险学院1997届校友,现任友邦人寿湖北分公司培训部负责人,LOMA寿险管理师,高级讲师,美国LIMRA顾问咨询公司,美国GAMA国际公司,美国kinderbrother,AIAGroup等权威课程认证导师。

苏淑仪

保险学院1997届校友,2001年创办了中天彩印有限公司,并担任副总经理,中天公司2020年被评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彭小华

保险学院2000届校友,现任仙维娜(广州)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联合创始人。目前公司员工1000余人,年销售规模破10亿,所创品牌“仙维娜”“卡伊莲”“科草萃”已为全国性品牌,公司已成长为中国日化行业的新生力量。

孙正华

保险学院2000届校友,现任德诺资本管理合伙人和投委会委员,拥有20年的金融保险管理及股权投资的丰富经验,曾主导成立多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超30亿人民币;并主导投资了多家上市公司。

曾思玉

保险学院2000届校友,现任广东恒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长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副总裁。曾思玉探索和建立的企业集团商业保险统保模式得到《国企清风》的多次专题报道。目前曾思玉已被多所院校先后受聘为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的校外实践导师,并受聘为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兼职副秘书长和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会专家顾问。2019年3月评为2018年度广州金融高级专业人才。

纳立

保险学院2000届校友,现任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总监兼营业部总经理,2021年中国光大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年度中国光大银行十佳基层党务工作者;2019年度荣获“中国光大银行五一巾帼标兵”;2018年被评为中国光大银行“先进个人”;2017年荣获广州市高级金融专业人才。

林文茸

保险学院2009届校友,现任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稽核审计部总经理,国际注册内审师、国际注册会计师、国际高级会计师、拥有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经纪、保险公估等多项从业资格。

蓝雁

保险学院2010届校友,现任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精算部评估室副经理,中国精算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

颜琳

保险学院2010届校友,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现就职于美国再保险公司(GRA)上海分公司,任精算定价经理助理,中国准精算师,北美准精算师,曾参与行业意外险发生率表编制等项目。

黄林娜

保险学院2011届校友,现就职于PICC东莞分公司,任财务部主管,中国准精算师,ANZIIF(澳大利亚新西兰保险专业证书),财务ERP专员。

何伟锋

保险学院2011届校友,现就职于华安财险公司车险部,任技术支持室经理,中国准精算师,精算经理。

郭晓航

保险学院2012届校友,现就职于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精算部,任精算室副经理,中国准精算师。

王雅玲

保险学院2013届校友,现任平安人寿广东分公司营业部经理,南方人才市场D015党支部书记。世界华人保险大会《保险行销》杂志人物,平安人寿top200顶尖业务精英,平安人寿广东登峰会员,连续5年寿险国际荣誉MDRT、IDA、IQA大满贯获得者。

陈朝宝

保险学院2013届校友,现就职于中国人寿财险广东分公司车辆保险部,任资深主管,中国准精算师、中级经济师、中级车险核保师,获总公司 “全民营销优秀管理干部”、“创新争优奖”。

黄俊耀

保险学院2013届校友,现就职于阳光财产保险公司精算部,任数据创新处负责人,中国准精算师。

黄创雄

保险学院2013届校友,现就职于小康人(原中法人寿), 任产品开发室资深经理,中国准精算师。

武亦文

保险学院2014届校友,现就职于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精算部,任区域精算岗,中国准精算师,专业技术职称中级精算师一级。

陈嘉莹

保险学院2015届校友,现就职于安永(香港)咨询有限公司, 任精算高级顾问。

杨建康

保险学院2015届校友,现就职于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任精算主管,中国准精算师。

招生咨询

学校网址://m.ion4u.com/

学院网址:https://bxx.gduf.edu.cn/

学校招生咨询电话:020-37215393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20-37215289

学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学校邮编:510521

Baidu
map